本篇论文目录导航:
【题目】行政法视角下的公民环境权保护探究
【引言 第一章】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公民环境权
【第二章】政府信息公开对公民环境权的维护
【第三章】环境行政许可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
【第四章】环境行政救济对公民环境权保护
【结语/参考文献】公民环境权的行政法保护机制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
摘 要
当前,"生态难民"、"癌症村落"等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生活中,这些环境的受害群体,不能享有基本的环境条件,这不符合环境公正理念,也不符合人权原理的相关规定,由此折射出了当前在学界备受关注的"公民环境权"这一概念。本文以公民环境权的分类为基础,对公民环境权的行政法保护进行了探讨,总共分为四个部分,具体如下:
第一部分,主要阐述公民环境权的分类。该部分从公民环境权的界定入手,结合国内外对公民环境权的规定,明确公民环境权之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,即从环境享有权、环境使用权、环境知情权、环境事务参与权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这五方面来探讨公民应有之环境权益,同时也为后文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研究作铺垫。
第二部分,主要阐述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保护公民环境权上的意义。一方面,从当前典型环境实例着手,检讨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、环境审批信息公开、以及重污染行业信息公开这三个方面的缺陷与不足,并提出相关制度设想;另一方面,从政府环境信息之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这两种方式出发,提出在方式设计上的建议。
第三部分,主要阐述环境行政许可制度在保护公民环境权上的意义。该部分从开发建设行为、排污行为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行为的行政许可出发,结合当前常见、典型的实际案例,对其进行系统阐述,探讨环境行政许可制度在保护公民环境权上的缺陷,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制度设想。
第四部分,主要阐述环境行政救济制度在保护公民环境权上的意义。该部分从环境行政指导、环境行政复议以及环境行政诉讼三个角度出发,对国内外相关制度进行比较借鉴,针对现有制度中范围模糊、立法缺失等现象,结合我国实际环境现状,对相关制度进行立法推进与制度完善。
关键词:公民环境权, 环境行政许可, 环境信息公开, 环境行政救济
目 录
引 言
1 公民环境权的分类: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
1.1 实体性权利
1.1.1 环境享有权
1.1.2 环境使用权
1.2 程序性权利
1.2.1 环境知情权
1.2.2 环境事务参与权
1.2.3 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
2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:公民环境权行政法保护的第一道屏障
2.1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
2.1.1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
2.1.2 环境审批信息公开
2.1.3 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公开
2.2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
2.2.1 主动公开
2.2.2 依申请公开
3 环境行政许可:公民环境权行政法保护的第二道屏障
3.1 开发建设行为的行政许可
3.1.1 开发建设行政许可的个案分析
3.1.2 开发建设行政许可制度的检讨
3.2 排污行为的行政许可
3.2.1 排污行政许可的范围
3.2.2 排污行政许可制度的检讨
3.2.3 排污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
3.3 环境影响评价行为的行政许可
3.3.1 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的范围
3.3.2 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制度的困境突破
4 环境行政救济:公民环境权行政法保护的第三道屏障
4.1 环境行政指导
4.1.1 环境行政指导的模式
4.1.2 环境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
4.2 环境行政复议
4.2.1 环境行政复议的范围
4.2.2 环境行政复议制度的检讨
4.3 环境行政诉讼
4.3.1 环境行政诉讼的类型
4.3.2 环境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支撑
4.3.3 环境行政诉讼制度的困境突破
5 结语
参考文献返回本篇论文导航